阿里要“新零售”、京东要“无界零售”、苏宁要“智慧零售”,手机店该要什么零售(上) 如今,零售业态各种概念层出不穷,尤其是自互联网大佬马云喊出“新零售”概念之后,京东喊出“无界零售”、苏宁喊出“智慧零售”;而雷军又以小米之家新业态,喊出了“科技届的无印良品”,让浸淫传统实体几十年的零售人晕头转向,傻傻分不清楚... ... 的确,那些互联网人,由于资本推动,必须人为制造趋势与概念,而且要是自己的。 小米、京东也好,阿里、苏宁也罢,这些围绕着“新零售”的故事总是要讲的;那么,作为想做创新与升级的手机零售人而言,有必要了解些这三家的“新零售、智慧零售和无界,到底是如何衍生的,都是什么样的? 马云的“新零售” 阿里“新零售”这一概念,源于2016年10月的云栖大会。 在这次大会上,马云称:“自由个性的零售时代,纯电商已死;未来十年,是新零售的时代,线上线下必须结合起来。” 马云的小算盘打的非常清楚,电商的“客单价低、用户体验差及假货泛滥”等天生短板,注定做不大(30%,是电商份额天花板);而线下实体天生体验优势,加上消费群年轻化大趋势下,阿里必须改变与传统实体的敌对关系。 其实,阿里真正想要的是通过自己积淀数年的交易大数据和支付技术手段,为线下实体赋能;打通线上线下,来营造“人、货、场”的融合消费场景。 现在,马云目的初步达到了,想想你多久没有带过现金了?你的门店用支付宝收了多少钱了?仅仅花呗、支付宝等,不仅为你赋能,更重要的是获取了大量C端交易数据,有了这些数据,就等于对你的经营了如指掌。 那我们不能中马云的圈套,不用这些东西!别别别,先别这样以“二元论”的态度来拒绝,再来看看京东的“无界零售”想要干什么。 刘强东的 “无界零售” 和阿里的“技术赋能”稍有不同的是,刘强东的“无界零售”虽然也是通过互联网基础上,讲述“人、货、场”新概念;但切入线下实体的焦点,则是“场景打通”。 在京东的“无界零售”概念中,在未来零售中,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将趋向于无界化:无界的场景、无界的入口、无界的购物方式;千人千面,所见即所得;无界零售带来的就是“场景联通、数据贯通和价值互通”。 其实,不管怎么说,京东认为,无界零售的本质还是“不断改善用户体验(产品、价格、服务),优化成本,提升效率。而不是单纯的线下线上,而是将这种模式嵌入到购物的各个场景模块,达到场景无限、货物无边、人企无间。 张近东的 “智慧零售” 作为互联网转型较早,也较彻底的苏宁,在其他大佬都提出“新零售”概念,自己岂能示弱? 张近东认为:未来的零售,线上线下边界将区域模糊化,竞争需要回归到零售的本质——深耕并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,掌握行业先进技术,打造核心竞争力,方能成就基业长青。 什么意思?你是不是有些糊涂了? 先看看这个... ... 说白了,苏宁的智慧零售,就是想运营互联网技术来感知消费者购物习惯,预测消费趋势,引导商家制造生产,从而进行产品优化,实体提供服务优化。简单而言,就是“三全+三化”,全渠道、全产业、全客群,场景化、智能化和个性化。 其实啊,无论是阿里的“新零售”,还是苏宁的“智慧零售”、还是京东的“无界零售”,都是依托于自身的“讲故事”行为;好像与自己有点关联,若再仔细想想,与自己貌似又没太大实际价值。 那么,作为传统手机零售店,自己的“新零售”该往哪个方向走?